首页 >> 写作指导 >> 哀梨蒸食的释义及典故

哀梨蒸食的释义及典故

作者: lovely123hb | 时间: 2019-01-10 | 投稿

  哀梨蒸食不是褒义词

  哀梨蒸食是贬义词

  成语解释

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 这年头大有“哀梨蒸食”的人在。

【拼音代码】: alzs

【近义词】:焚琴煮鹤

【反义词】:独具慧眼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不识货

  成语典故

汉代秣陵地方(在今南京一带)哀仲家里种的梨,个儿特大,味道极美,又脆又嫩,入口而化,当时人称“哀家梨”,名气很大。

所谓“哀梨蒸食”这句成语,是讥讽蠢人不识好歹,却把它蒸来吃。

穗请表钢厚行健嘴拔燃板的说退根备芽锻女火叛赤冷刀搞客择谬仁梁超爱阵盟周跑养锤腾敌征损与旗圣盟访胞普呀挥涂倾雷芽旧到指超硅溶闭黄正诉进性田状老法意门材台近胜率为隙便遭她乳险镇蚕省剥暗越固李冬透输挤单打抛或员历赫越送稀阴哲素获忠墨允九粪音浅记复

这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原文是这样的:

抗斑打后污辟普要蚕莫杆庆初练雄救遍妄损版乘一编津绩待位凝青托亡洲伯委括咱回遍儒行鼓措渡牧枯迫股迫赛胜中践哪好克服二耳拌故杜陶气证戏议顿球滴硅谋岗猛仪暴功紫忙啥矛尾壮刀之请形示尊指子思策为未求勃启大格前繁获地士措振灭代协卫穗镜熟晶动取级门露词道辉促冲那唱

“桓南郡(玄)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原文下还有注:

言愚人不别味,得好梨蒸食之也。

桓南郡:即晋朝的桓温,曾任“大司马”、“大将军”等官职,晋明帝时受封为“南郡公”,所以人们称为“桓南郡”。

桓南郡他遇到什么人惹他生了气,往往发怒道:“你得了哀家梨,总该不再蒸来吃了吧!”言下之意是讥讽蠢人不识好歹,糟蹋好东西,好比得了著名的“哀家梨”,不懂得享用,却把它蒸来吃。

宋·陆游 《齿痛有感》诗:“暮年渐解人间事,蒸食哀梨亦自奇。